时间:2024-12-23
12月18日,一场聚焦 “AIGC革命 —— 重塑影视传媒的创作与制作” 的技术前沿讲座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117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特邀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戴尔科技联合创新实验室负责人王浩博士主讲,吸引了温影师生及毕业校友、上海大学各学院学生和众多行业人士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共同探讨索AIGC技术在影视传媒领域带来的创新变革。本期温影会客厅活动由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主持。
“2024年是AIGC的时代”,讲座伊始,王浩老师深入介绍了当前 AIGC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发展态势,围绕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剧本生成、AI智能体与prompts、AI绘图与影像创作生态等内容为大家带来全方位的技术科普。在讲解 AIGC 技术的具体应用时,王浩老师对大语言模型(LLM)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 ChatGPT、Cloud 等大语言模型凭借海量数据学习,能够精准理解并生成自然语言,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创意源泉和高效文本处理能力。他以实际教学案例为证,在讲座中介绍了如何运用 Kimi 等模型助力学生创作,从剧本构思到风格变体,AI 都展现出强大辅助功能,甚至能根据剧本生成细致分镜头脚本,大大提升了创作效率。在王浩看来,“整个流程其实是形成一个闭环的,完全能打得通的,都可以通过AI来进行创作。”
讲座过程中,王浩老师引入智能体(AI Agent)这一前沿概念,并结合自身在教育教学场景中的实践案例,生动地阐述了其在优化工作流程和增强用户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王浩老师指出:“智能体是当前最具商业化落地潜力、最为直接和高效的解决方案。”他进一步解释,智能体依托大型语言模型在信息处理上的多功能性,能够协助创作者生成具有特定风格的对话、图像、视频和音乐,以及在处理工作沟通中的巧妙应用,其强大功能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浓厚兴趣。
在探讨AIGC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时,王浩老师着重强调,摄影、电影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是运用AI进行影像创作的重要基础。他比喻道:“大家可以把AI看作是一种新型的摄影机,你如何使用机器拍摄内容,就可以如何指导AI生成相应的内容。如果你的导演思维足够出色,那么AI生成的内容也将是优质的。”王浩老师在现场展示了多个AI影视作品案例,包括央视的《爱我中华》宣传片、动画电影《新哪吒闹海》的demo预演等,这些作品通过真人驱动实现了二维和三维动画的制作,以及一人分饰两角的逼真表演,充分展示了AI技术在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拓宽了影视创作的可能性边界。讲座过程中,王浩老师还分享了一系列主流AI视频创作工具及其成本特性,为创作者们提供了实用的工具选择参考。
互动交流环节,讲座气氛达到高潮。面对观众提出的关于在短片制作中如何控制AI生成内容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问题,王浩老师强调了跨软件工具整合的重要性;在获取最新AI工具资讯方面,他分享了加入AI创作者社群、关注行业意见领袖推荐的网站以及利用集成AI功能的浏览器和平台等策略,为创作者们指出了获取行业动态和技术工具的有效路径。王浩老师指出,智能AI正逐步渗透各行业,未来对一专多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愈发迫切。他建议同学们不要局限于所学专业,积极拥抱技术变革,将 AIGC 技术融入创作过程,推动影视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探索新的内容创作边界。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始终走在教育创新前沿,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虚拟制作等前沿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致力于为师生搭建与行业前沿接轨的学习平台。不仅将持续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分享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同时,学院于今年成立的温影 AI 未来影像创研中心研发的系列 AI 课程整合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的全方位内容,旨在帮助学院各专业师生全面掌握 AI 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技巧,切实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这一系列举措为学院深化教育创新实践、培育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筑牢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