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3
2025 年 1 月 11 日,第 31 届上海影评人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圆满落幕。贾樟柯、方励、饶曙光、任仲伦、滕俊杰等多位电影人到场,共同见证各项荣誉的揭晓。其中,著名导演、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贾樟柯以其在电影领域的卓越成就荣获第 31 届上海影评人奖年度电影人大奖。同时,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荣获第 31 届上海影评人奖电影文化支持奖,以表彰学院对电影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与贡献,温影执行院长程波代表学院现场领奖。
上海影评人奖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主办,自1991年始,迄今已经举办过30届,是国内唯一的影评人奖项,同时也是一个因独立公正而获得广泛公信力的奖项。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为本届上海影评人奖颁奖典礼的支持单位。
第 31 届上海影评人奖年度电影人大奖的颁奖词评价《风流一代》是可遇不可求的作品,给新世纪20年留下一份特殊的历史档案和时间记录,同时《狗镇》和《阳光俱乐部》的演出展示了贾樟柯在镜头前表演的可能性。
在获奖致辞中,贾樟柯院长提到,正如主持人所言,他这段时间本在日本工作,但收到参加聚会的通知后,他毫不犹豫地回来了。随着年末临近春节,他深知这是电影人的重要聚会,尤其是在2024年电影界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他认为自己“不能缺席”。他强调大家需要齐聚一堂,集聚力量,继续前进。
谈及“影评人”,贾樟柯院长表示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学的是电影评论,认为影评是电影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他认为建立中国自己的电影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通过影评人的研究传承电影文化,同时也是对当代电影现场的评论和观察,“它是指向未来的”,贾樟柯院长指出。他特别提到,上海影评人奖已经举办了31届,在亚洲是少有的长期坚持的影评人电影荣誉。他表示自己参加过世界各地的影评人奖颁奖,包括美国独立的洛杉矶影评人奖,而上海影评人奖的氛围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最隆重的,也是让他最激动的。
关于电影《风流一代》,贾樟柯院长表示这样一部制作之初就充满挑战的实验性作品能够得到上海影评人的认可,非常的感动。他希望《风流一代》的尝试能带动更多中国导演尝试更多的创作形态。“因为我觉得电影到了一个困难时期,其实它就召唤新的技术跟新的创意,而新的技术和新的创意就需要大家去尝试。我希望《风流一代》是一个活泼的电影,能够改变一些电影的形态。我想我们中国导演在这样一个蓄势待发的时候,都应该尝试一种创新的诉求,不一定要能成功,但是我们不能停下来,不能停下来我们的尝试。”贾樟柯说道。
颁奖现场,贾樟柯院长特别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到今年我拍电影整整27年,但是我跟上海结缘有18年,27年的电影生涯里面有18年是跟上影集团合作的,也特别感谢我的制片人任仲伦先生,我们一起制作了那么多电影,这是我们第一次同台,我这个荣誉我非常感动。我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也教了近10年书”,他感慨道:“上海是一个非常包容的电影之城”,贾樟柯院长还提及了与邵艺辉(《好东西》导演)这两位山西人一同在上海获奖的情景,将这种独特的氛围比喻为上海与山西之间的“山海情”。
2024年,超过260000的观众走进影院观看贾樟柯执导的《风流一代》,共同经历了一场时代的游历。这一年,也是贾樟柯院长带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第十个年头,主导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第七个年头,同时他还当选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席。他一边用自己的创作继续保持着电影的信奉和人类的关怀,又通过电影教育、电影节展、监制各类导演和题材的电影,以及友情出演等各种方式,来支持电影艺术和创作者的发展。
在第31届上海影评人奖现场面对媒体采访时,贾樟柯谈到电影教育和近期视察温影教学工作的感受时分享道,“我觉得其实电影教育是一个晴雨表,你看到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喜欢电影,去学习电影,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它就是一个内在的一种繁荣。”他提到大约一周前回到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了解学院的运营和教学情况,发现一切都在良好发展,这表明年轻人依然将电影视为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段。贾樟柯强调,赢得年轻一代的信任是电影艺术可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对于学习电影的学生,贾樟柯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他强调了“视野”的重要性,指出在信息丰富的时代,拥有开阔视野不仅仅是获取大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多元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对世界和电影艺术的深刻洞察。其次,他提到了“激情”,认为它是创作内在的唯一动力。贾樟柯院长鼓励年轻学子们保持视野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