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回味最炙热的《夏日往事》

时间:2020-12-2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孙佳音  
 
新冠肺炎疫情初始,春节档新片《囧妈》上线西瓜视频,曾经的院线大片转战网络平台,在“请全国人民看电影”的营销之余,也引发了影视行业关于发行方式的热议。
一边是赞叹字节跳动和徐峥划时代的勇气,一边是指责院线转网络打破了行业原有的规则。新规则的建立、制作与宣发方式的转变......这并非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
 
图说:《夏日往事》海报
 
本周四,院线转网络发行的新片《夏日往事》来到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406剧场,总制片人藤井树、导演孙时、制片人补菀诗玛、爱奇艺市场总监刘昕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五位嘉宾,进行了“电影发行业态新观察”的映后对谈。在回忆各自的夏日往事之余,也共同探讨了当下电影发行的各种可能。
 
小镇青年的青春“情书”
 
《夏日往事》原名叫《三级情书》,“小镇青年”邵杰和苦瓜,于安徽淮南,在工矿衰弱的2000年,正租碟时代,少年“悸动”的寄托与执念,是希望在镇上唯一的音像店里租到一张传说中的《玉蒲团》,去讨好镇上时髦又灵动的姑娘。
 
图说:《夏日往事》剧照
 
过程几多曲折,结尾很是唯美,所有的“肉欲“大概都在《玉蒲团》三个字上,但始终这是一个温暖平和的,关于两个小镇青年成长和懵懂性启蒙的故事。与以往的观影活动不同,前天温影现场观众的年龄跨度非常大,既有一脸生涩的少年,也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经历过甚至正经历着截然不同的青春,却在电影中得到了同样的感动。或许,每个人的夏日往事并不一样,但关于青春燥热的心情却是相似的——小心翼翼的,也大汗淋漓的,也许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只是平凡地在某个夏天,留下温柔的一笔。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在观影后感慨于自己熟悉的时代符号:“电影让我回想起自己成长时代,街机时代《三国》游戏里的吃鸡补血,还有小浣熊干脆面的广告语……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青春,每一代青春都有自己的符号。”
 
辗转网络,无奈但明智
 
《夏日往事》片头的龙标是2020年的278号。也就是说,这部起步于去年FIRST青年影展,志在大银幕上映的小成本电影,最终选择了直接在网络上通过单点付费的方式和观众见面。颇有几分无奈,但似乎也是一个明智之选。
 
图说:参与分享会的观众
 
“每个学电影的人对大银幕的执念是一样的,我们一开始也是一心只想奔着大屏去。”《夏日往事》的制片人补菀诗玛谈起“院转网”的心路历程,“我们做了5.1的声道,符合院线放映标准的分辨率,想让所有人能在大银幕看到电影最好的质感。但今年看到许多同类影片在院线的结果都挺惨的。我们这样的片子估计排片也就百分之零点几,影院放三天就得下线。”但他们为此付出的宣发成本可能是三百万起,这对于一部成本也仅仅三百多万的“小片”,实在是无法承受之重。于是,相比于过去的影片在院线放映结束后转网免费点播,今年越来越多新片选择越过院线直接转网,以期更快地回收成本,缓解资方的资金压力。
今年,互联网和流媒体的话题在每个电影节展的论坛上都会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陈晓达认为,未来的电影内容一定对面向不同的终端越发“两极分化”,“影院端未来是电影的屏幕越来越大,上映的也是大制作、大卡司的作品,另一端是流媒体,是家庭观影,屏幕越来越小,越来越便捷,但会更重故事、更注重个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