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和温影联合主办金爵论坛|电影教育创新:坚守筑基固本,才能掌握未来

时间:2023-06-30

在电影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当下,行业需要何种人才,又将面临哪些机会和挑战?6月1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五届上影节金爵电影论坛电影教育论坛上,温影执行院长蒋为民担任论坛主持,和国际知名电影人、影视制作技术专家围绕数字化、国际化专业电影人才培养问题深入探讨,为中国乃至全球电影教育发展提供有了有益思路。

 


论坛由温影执行院长蒋为民主持

 

一、影视教育的“固本”与“求变”

 

主旨演讲环节,香港浸会大学原协理副校长、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讲座教授黄煜以“智能数字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固本’与‘求变’”为题,阐述了他对当下国内高校影视教育现状的思考。他以香港浸会大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改革为例,分享了他们在开展工作坊、大师班、学生实习等方面的“求变”探索和成功经验。

 


香港浸会大学原协理副校长、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讲座教授黄煜

 

世界XR协会主席萨拉尔·沙纳则以视频的方式分享了智能数字技术与电影制作相结合的最新案例。他表示,随着虚拟制片时代的到来,电影制作的门槛大大降低,这对于电影行业的新人而言,将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他认为,对于未来电影人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超越人工智能,“目前的AI技术还仅限于对已知世界的认知,它无法实现对未知的探索,而这恰恰是人类才具有的能力。”

 


世界XR协会主席萨拉尔·沙纳

 

二、主动拥抱改变 不忘创作之本

 

人工智能来势汹汹,电影人将何去何从?如何应对“虚拟制片”对全球电影行业带来的冲击和变化,面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概念的更新迭代,电影教育如何紧跟步伐?无疑是今年金爵论坛提及最多的讨论话题。在圆桌论坛环节,作为此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之一,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执行院长蒋为民和与会嘉宾就“虚拟制片等前沿技术、数字化赋能影视教育、未来影视人才培养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圆桌论坛 · 精彩实录】

按嘉宾发言顺序整理摘录

 

博采传媒创始人、总裁李炼认为,全球电影行业将全面进入“虚拟制片”时代,这与当年从胶片时代走向数字时代一样,是不可逆的潮流。“实际上虚拟制片对整个影视行业,对影视工业化的变革在于它的前期。因为虚拟制片是第一次把实时技术引入到传统的影视制造行业。”他表示,把实时技术引入传统的电影制作流程,终将改变整个行业生态,并大幅降低电影行业的制作门槛,让电影拍摄变得越来越容易,可以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去呈现自己的故事。

 


博采传媒创始人、总裁李炼

 

参与过《流浪地球2》拍摄制作的安地,除了偶尔在银幕上客串演员,本职工作其实是特效设计师、概念设计师和分镜师。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他认为除了需要懂得使用新技术的创作者之外,传统“匠人”依然是行业里的刚需。“未来电影可能在制作上会变得更简单,但在创意上会越来越难,AI可以同时给出十个创意,怎么确保你选择的那个是最好的呢?”他表示,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积淀,在这个时候就会成为最大的竞争力,而这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让创作者和工匠结合,让传统技艺与新兴技术结合,这种配合特别重要”,安地说道。

 


演员、特效设计师、概念设计师、分镜师安地

 

来自加拿大的编剧、导演瑞奇·梅塔分享了自己与来自印度、加拿大、英国等全球制作团队合作的经验,“过去,让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来参与一个项目可能需要上亿美元的预算,但现在有了技术的帮助,哪怕只有一千多万或者几百万美元的项目都能实现。”面对当下的技术潮流,作为创作者的瑞奇·梅塔直言自己感受到了两方面的趋势,“一方面是通过科技将原有的内容重新创作,另一方面则需要警惕它带给创意行业的冲击,我们需要思考怎样才能产生新的精彩的想法。”

 


编剧、导演瑞奇·梅塔

 

作家、制片人陈楸帆认为,AI虽然只是一种工具和技术,但它将深刻地影响着创作者的思考和表达方式。“比如编剧,以前是用纸笔创作,后来开始用键盘写作,现在他们在创作阶段就可以直接看到预览画面,不需要停留在文字上的想象,编剧的创作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他表示,未来,不仅仅是编剧,每个环节的创作者都需要更深刻地理解技术并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接受挑战。

 


作家、制片人陈楸帆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动画《中国奇谭》的导演陈廖宇认为技术本身不分优劣,在艺术创作上更不存在着“谁替代谁”的问题。他以《中国奇谭》中运用的传统剪纸动画为例,虽然现在的数字技术足以模拟出真实的剪纸效果,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了实拍,这无关技术,而是一种艺术态度的表达。“剪纸动画最大的魅力,就是在创作中有着不可预知性,同一个剪纸师剪同一个画面,每一次都可能有细微差别。如果使用数字技术,可能这样的惊喜就消失了。”他笑言,对于创作而言,并不是事情越简单越好,“自找麻烦可能也是件好事。”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动画《中国奇谭》导演陈廖宇

 

温影执行院长蒋为民表示,作为一家强调国际化理念和实践操作的电影学院,早在两年前温影就感受到虚拟制片等技术革命对未来电影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学院积极拥抱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创新课改,并逐步引进技术类师资力量,提升师生数字素养,积极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现代电影工业体系发展的更多可能。论坛现场,蒋为民院长临时调整了发问内容,就“未来的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学院?这所电影学院该如何与产业做结合?未来产业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问题和与会嘉宾们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即兴讨论,几位老师从各自的经验和体会出发,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来自加拿大的编剧、导演瑞奇·梅塔表示,电影学院于他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让他不断地试错和成长。当一名创作者走出学校后,市场不会给任何人试错的宽容,他希望每一位学生能珍惜和抓住这样的机会。

 

作为虚拟制片的“拥抱派”,李炼表示,所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是阶段性的,“在现阶段,虚拟制片技术刚刚兴起,行业确实需要一些复合型人才去做开拓性的工作,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它的使用只会越来越容易。院校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使用新技术去创作的思维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很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廖宇表示,比教会学生们使用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从本质上、理论上让他们认清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它能带给你什么。“如果孩子们的观念还是停留在以前,那么掌握这些新技术,并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

 


【Q&A自由提问环节 · 精彩实录】

 

Q:作为摄影师我想了解,新一轮的数字技术,对我们创作者来说,在美学上有巨大提升的可能么?

李炼:我一直抱着这样的热情,我觉得虚拟制片能带来的就是一次电影工业彻底的革命,它能够赋予我们每个创作者极大的创作空间。到那时可能不仅仅是光影的影像风格,可能还会具备原本我们只能在画作、艺术作品上看到的影像风格,最后变得更接近于观众愿意接受的实际的、可触达的视觉效果。

 

陈廖宇:我认为美学或者审美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人类主观建立起来的。我们面对AI生成的画面时,有人就会说,它没有画家的笔触。只要你这么比就不对了,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看AI生成的画面,或者新的技术生成的内容,我们是在拿以往的审美经验去看它。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改变老的东西,也是在审美上建立新的习惯和标准。

 

Q:我是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的学生,我想问两位陈老师,AI在剧本创作层面会给我们什么样的帮助?其次,很多只想做技术的人会不会面临着毕业就没有饭吃?因为技术也会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

陈楸帆:AI是基于语言的建模,而不是真实世界和人类关系的建模。所以它会缺乏一些人类的情感,一些哲学性的思考,一些潜在的文本,一些没有在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潜台词或者人物关系。我们通过AI辅助写作,就是要把人类的这部分加进去。创作者通过跟机器卷,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意跟写作能力,用的好,你会在它不断反馈循环的激励下变成一个更好的创作者。

 

陈廖宇:我觉得AI现在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头脑风暴的角度。第二个问题,如果纯学技术会不会被替代,其实任何人都可能会被替代。我觉得大家必须要有这个意识。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了解技术本身,还需要具备掌握技术的能力,具备理解技术本质以及更新自我的能力。

 

Q:请问陈导、瑞奇·梅塔导演以及蒋院长,在新时代,作为导演需要什么样的制片来辅助你们的创作,以及我们怎么能更好地学习呢?

瑞奇·梅塔:首先我需要制片人有一点点所谓的天真的乐观,也就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去考虑问题有多严重,而是去解决问题。其次,我所需要的制片人,他们的知识要比我更渊博,会更了解影片市场是如何运作的,这样才能辅助我的创作。

 

陈廖宇:我们这个行业,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个好的导演、制片人,他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按计划执行,而是解决问题。每天按既定计划执行和监督,这叫统筹,好的制片是可以利用自身的方法、资源去解决问题。这些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你在实际操作当中不断积累出来的。

 

蒋为民:制片人这个工种不是学校就能培养出来的,它一定是靠大量实践的积累和自身悟性的结合。

 

本次论坛的举办吸引了相关行业从业者、多家媒体与高校师生的积极参与,嘉宾们的精彩观点和思维碰撞,带给现场观众无限启发。一次又一次的即兴讨论更是将论坛的气氛推向高潮,台下观众凝神聆听,现场掌声不断,氛围十分火热。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带领学院部分师生到场聆听了这场大咖云集、亮点纷呈的前沿对话,并与论坛嘉宾积极互动。

 

创造未来从想象未来开始,温影将继续以开放的心态和多元的思维模式积极探索数字科技与影视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做好产学研对接服务,让教育“遇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