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影学生作品摘上海视协大学生短视频大赛“高校十佳”殊荣,学院获颁优秀组织奖​

时间:2025-08-14

2025年7月18日,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的“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六届短视频大赛暨第四届大学生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文艺会堂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全国20余省市、40余家影视制作机构及近122所高校学子的激烈角逐中,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表现亮眼,斩获多项荣誉:电影制作专业FP19班学子孙杰茹导演、编剧、剪辑的短片《五十万岁》荣获大赛“高校竞赛单元”十佳作品奖,学院同时被授予“优秀组织奖”。

 

 

本届大赛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鼓励创作者用镜头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共收到参赛作品3839部,主题涵盖生活纪实、艺术探索与社会观察等多个维度,创作者们表现出对社会议题的深切关注和对文化传承的自觉担当。由孙杰茹同学自编自导自剪的《五十万岁》,作为其第二学期(T2阶段)的实践习作,凭借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深刻的人文关怀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该片以50岁单身女性Anna的相亲经历为切入点,以荒诞幽默的笔触,精准刻画了当代中年女性在个体独立与传统婚育观念间的现实困境。

 

“高校竞赛单元”十佳作品颁奖现场

 

《五十万岁》在颁奖现场展映

 


影片创作凝结了多位温影学子的专业协作:制片人查奥楠(电影制作专业FP19班)、摄影指导徐艳红(电影制作专业FP19班)、美术指导常乐(电影制作专业FP19班)以及由曾立荃、陆钦栋(视觉媒体声音设计专业SD15班)组成的录音团队通力协作,展现了学院跨专业联合创作的教学优势。孙杰茹通过细腻的艺术提炼,将家庭代际经验升华为具有普遍共鸣的社会观察,彰显了青年影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与扎实的专业功底。

 

 

《五十万岁》摄制团队

 

为推动短视频创新发展,颁奖仪式现场举办了专题论坛,以“短视频进入AI时代/微短剧是不是短视频的新风口”为主题,聚焦创作领域AI技术的应用拓展。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受邀与本届大赛获奖代表共同探讨视听艺术创作领域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趋势。他在发言中提出:“微短剧的核心逻辑在于制作速度与内容批量,而AI技术正精准赋能于这两大维度,为行业创造显著工具红利。”他强调,“技术迭代不会取代创作者主体性,其本质是推动我们向更精品的创作层级跃升。”结合学院实践,陈晓达副院长分享了温影的教学革新动向——学院已启动以AI赋能的微短剧创作教学升级:一方面,在现有课程框架内嵌入AI工具实训模块;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运用AI工具进行创意实践,抢占未来影像创作的技术制高点。

 

 

为推动文艺事业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大赛期间,主办方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多场短视频创作公益讲座。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受邀主讲,走进在松江区新浜镇、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地,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优秀作品赏析、实战经验分享等方式,帮助短视频爱好者拓展专业知识、提升创作能力,助力基层干部以创新思维提升文化宣传工作水平,活动反响热烈。本届大赛颁奖仪式现场,陈晓达副院长获颁上海电视艺术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工作者”证书。

 

 

后续,上海视协将在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展播优秀作品,并推荐代表上海参加“亚洲微电影节”等更高层次赛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师生在本届大赛作品创作、组织协作与行业前沿探索中的优异表现,生动诠释了学院“实践教学”理念和立足产业前沿的办学担当。面向未来,温影将持续深化专业影像创作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成长为兼具文化自觉与社会关怀、有能力运用国际化的电影语言讲述本土中国故事的创作者,以更多优秀作品回应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