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8
2025年9月17日,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新学期首场“温影会客厅”活动——《坪石先生》学术放映暨主创交流活动在学院117放映厅顺利举行。影片导演甘小二,监制、主演王宏伟,美术指导邓益民等主创莅临现场,与学院师生围绕影片的创作历程、历史还原与艺术表达展开深度对谈。活动由温影副院长陈晓达主持,现场交流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温影执行院长程波致欢迎辞。他表示,“温影会客厅”是在贾樟柯院长倡议下持续运营多年的特色育人品牌项目。通过定期邀请业界创作者走进校园,与师生开展面对面交流,这一平台与课堂内的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温影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程院长强调,《坪石先生》是一部题材独特、视角新颖的影片,影片从知识分子的文化坚守切入历史现场,呈现出另一种抗战叙事。
影片《坪石先生》以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华南院校,西迁粤北坪石、坚持办学的真实历史为背景,以“读书人的抗战”为叙事主线,聚焦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奠基人、天文学家、文学家黄际遇,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工程测量学家卫梓松等30余位教育先贤,呈现抗战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血肉与风骨,刻画他们如何在日军轰炸与物资匮乏下“以笔为枪、以书为盾”,在战火纷飞中守着课堂、护着书本、保护学生、赓续中华文脉的宝贵精神和义勇行动。活动现场,师生共同观看了这部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厚度的作品。
映后交流环节,导演甘小二分享了他的创作初衷与历史触动,讲述了如何将三十多位教育者的群像搬上银幕,并还原先驱们作为“人”的鲜活情感。他表示,自己作为一名在高校从教多年的教师,在了解到这段几近湮没的历史后深受震撼和感动。“或许任何行业都需要回望来时路,从前辈的经验中汲取力量”,甘导表示,“这部影片既是对先辈教育精神的致敬,更是对‘何为师者、何谓坚守’的深刻追问。”在勘景和场景构建方面,甘导分享了团队在粤北地区多个县市的实地考察经历。面对部分遗址已被现代化改造的挑战,创作团队选择在未开发的村落中寻找合适空间进行艺术还原。在演员选择方面,甘导特别谈到不拘泥于演员知名度,更看重气质与角色的契合,并分享了通过大量非职业演员和方言表演,增强影片的历史实感与人文温度。
监制、主演王宏伟回顾了与甘小二导演的合作渊源,并分享了饰演卫梓松教授这一历史人物的创作过程。由于现存史料极为有限,他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发挥艺术想象,融入生活化、人性化的诠释,力图在群像中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自然的学者形象。“参考资料有限反而赋予了更多创作空间”,王宏伟说,“我选择用偏生活化的表演方式,或许这种略带反差的处理能在学者群像中注入多样性,让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魅力。”
美术指导邓益民则从空间建构的角度,阐释了电影美术的核心在于打造“准确的叙事空间”,用视觉叙事支持影片的整体表达。他结合舞台美术与影视美术的异同,说明如何通过场景、道具和视觉细节参与叙事,并回应了同学们关于跨地域选景、室内外场景衔接等实际创作中的难题,提出“符号提取与重构”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现场同学踊跃提问,从地域美学呈现、方言表演统一性,到历史题材的当代创作方法等角度与主创展开讨论。交流内容深入务实,气氛热烈,展现了温影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创作视野。
本次学术放映与交流活动不仅让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影片的创作幕后,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教育对话。通过《坪石先生》的镜头,当代影人与青年学子共同重温了抗战时期教育工作者“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见证了岭南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的文化坚守,共同思考如何以影像为媒介,传承历史文脉,讲述中国故事。交流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温影会客厅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专业理念,打造更多高水平的行业交流活动,为中国电影事业培养更多兼具人文情怀与专业能力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