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4
10月30日下午,“We爱·第九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颁奖典礼”在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上海电影学院虚拟摄影棚隆重举行。活动由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与沪测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MMA微电影协会、台北市影音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合作举办。

典礼在暖场节目——水晶球光影秀《光影同源·We爱启程》中正式拉开帷幕。灵动的光影在舞台上交织闪耀,寓意着两岸青年以光影为媒、以创作为桥的精神共鸣。光影秀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了影像艺术的张力与温度,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也揭开了第九届“We爱”的序幕。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大赛在传承往届精神的基础上,推出了“We爱·西行”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了青年影像创作的交流空间。他对喀什大学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称此次跨越地域的合作延续了青年创作者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他充分肯定了本次上海交流营丰富多元的实践成果,并期望两岸青年创作者继续以影像为纽带,用真挚的镜头语言传递情感,共同推动 “We 爱” 在未来搭建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平台。

颁奖典礼揭晓了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共有多部来自两岸青年导演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其中既有关注社会议题的现实题材,也有展现个体情感与文化记忆的艺术短片,充分体现了两岸青年导演的创新思维与艺术追求。这些作品以多样的叙事视角和独特的影像语言,展现了青年创作者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真挚表达,体现出勇于突破、不断探索的创作精神。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刘海波,国家一级导演李欣为“优秀奖”作品《像我这样的一只小鸡》《冬日小叙》《台风面》《天籁》《你好,马莉莉》颁奖

沪测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古依禾为“最佳短视频”《新疆少女》《侬好》颁奖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为“铜奖”作品《道安讲习》《黥》《此处无声》颁奖

领奖后,来自中国台湾的获奖导演分享此行感受,并表示首次来到上海十分开心,结识了许多朋友,也收获了认可与感动。感谢主办方的用心筹备与评审团的肯定,未来会继续用心创作,带来更多优质作品。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立新,上海大学教授、国际策展人、We爱评委会主席马可·穆勒为“银奖”作品《曱甴家庭》《进一步》颁奖

上海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吴坚勇,原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任仲伦为“金奖”作品《我想飞》颁奖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金梅、数字王国执行董事孙大千为“We爱奖”作品《囚犬》颁奖
获 奖 作 品 名 单
We爱奖:《囚犬》
金 奖:《我想飞》
银 奖:《曱甴家庭》《进一步》
铜 奖:《道安讲习》《黥》《此处无声》
最佳短视频奖:《新疆少女》《侬好》
优秀奖:《像我这样的一只小鸡》《冬日小叙》《台风面》《天籁》《你好,马莉莉》
 注:银奖、铜奖、优秀奖排序不分先后。
活动最后,喀什大学的带队老师表示,荣幸受邀参加两岸青年交流盛会。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她带着喀什大学的各族同学与台青交流,感受上海大学的情谊与城市活力。此行深感虽万里相隔,但同胞与青年情谊紧密相连,这份经历是同学们最珍贵的礼物。愿我们各族青年继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交流中增进情感,在互鉴中共同进步。

颁奖典礼当日,第九届“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学员们齐聚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参加了一场温馨的告别茶话会暨创作交流会,为大赛画上圆满句号。现场气氛轻松融洽,两岸青年影人围坐一堂,在光影交织中共叙情谊、畅谈创作。会上安排了两岸优秀短片展映环节,青年创作者在观影中互相学习、激发灵感。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执行院长程波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青年创作者的才华与热情给予高度肯定。在交流环节,获奖作品主创团队依次分享了参赛心得与创作体验,以及在此过程中所收获的友谊与启发。现场互动频繁,笑语不断,凝聚成“We爱”系列活动中又一幕动人场景。


历经九届积淀,“We爱·两岸青年短片大赛”已成为两岸青年导演交流的重要品牌。自2017年创办以来,累计吸引两岸青年创作者近十万人次,征集作品近两万部,持续为两岸青年搭建展示创意、交流思想的重要舞台。据悉,本届获奖作品将被推荐至平遥国际电影展、中欧青年电影节、新加坡华语电影节等国际影展。未来,“We爱”将继续以影像为媒,汇聚青春创意,见证两岸青年共同成长的光影之旅。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作为主办方之一,将持续以专业教学优势与产业资源赋能“We爱”平台,汇聚更多青春创意,助力两岸青年影人在交流互鉴中共同成长,携手迈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