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录片中习得一身好功夫”,贾樟柯院长纪录片专题课温影开讲

时间:2023-06-30

“各位同学,大家好,终于可以和大家面对面的交流了。”这是著名导演、编剧、作家并担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的贾樟柯昨天在温影讲授纪录片专题课程的开场白。6月26日下午,贾院长一袭黑衣,戴着鸭舌帽和墨镜,低调现身温影406剧场,为同学们带来为期三天的纪录片课程。

 

一、电影教育务实派

 

无法与大家线下见面的日子里,贾樟柯院长一直积极参与并鼓励着温影学子的生活学习。诸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院周年庆等各项学院活动中连线观摩并致辞,又比如一次次干货满满的院长云课堂,院长私享课,还比如温影学子不定期享受到的隐藏福利——包场看高质量院线电影,还有为学子们特别引荐的温影大师课导师,电影节展期间为温影师生点赞打call......

 

贾院长对电影教育的热忱,对温影师生的一路关怀和勉励,一如他在接任温影院长时所承诺的“会拿出时间,拿出精力,跟同学们在一起,一起把学院建好。因为教育是一个你必须付出心血、时间与精力去培育与耕种的职业。”这也是贾院长将久违的线下授课主题定为“纪录电影做法”的缘由之一,“之前的课程大多偏向讲座性质,也比较宽泛,这三天时间里,我想让同学们在温影主体教学框架之外,接受和涉猎更多课程,用授课为大家带来更为实际的教学。”贾院长在课程开始前说道。回到“教学岗位”的贾院长在温影纪录片课堂上的分享干货满满,他从电影史说起,将纪录片训练与导演的内功修炼之路,几乎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同学们。

 


贾樟柯院长授课现场

 

二、纪录片导演 vs 电影导演

 

从《小武》《站台》,到《任逍遥》《三峡好人》再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樟柯院长的作品始终关心着时代洪流下普通人的命运,凝视着生活的本来面貌。从学生时代在天安门广场上拍摄的纪录片习作《有一天,在北京》到2001年拍摄《任逍遥》时期创作的纪录短片《公共场所》、表现当代著名画家刘小东油画创作过程的纪录片《东》、以服装设计师马可作为拍摄对象制作的纪录片《无用》以及用口述历史方式记录的《海上传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贾院长对纪录片的钟情贯穿了他的整个作品序列。他曾说,纪录片是对历史的回眸、对当下现实的关注。



贾樟柯院长授课现场

 

“纪录片导演也是电影导演,因为电影的天性就是‘记录’,探索‘电影’这项媒介,就要探究它的本初,在纪录片中找到它最早的形态”,在贾院长看来,纪录片教育这项重要的基础课可以帮助同学们带来对电影这种媒介新的自由运用。“温影的同学应当在电影美学、电影工艺以及各自所学工种的高密度学习中,抽出一些时间来完成纪录片的学习和拍摄。”贾院长在课堂上要求道。这种兼具“基础”和“高纬度”的训练带给同学们的不止洞察力、场面调度能力及叙事能力,更重要的是“开阔的思维和创造性”。贾院长以近期上映的电影《记忆》(由阿彼察邦执导、贾樟柯联合监制)为例,影片中超现实的视听氛围就来源于导演对纪录美学的真实捕捉。


《记忆》海报,该片正在上映中

 

三、纪实书写中的诗意表达

 

如果说以真实态度用镜头记录生活百态,描绘人情冷暖是纪录片创作的第一要求,那么诗意表达则构成了纪录片的个性与特色。“我看很多电影,就是看导演描绘的那种氛围,看没有诗意的电影对我来说就‘味如嚼蜡’”,贾院长在课堂上说道。纪实与诗意、理性与感性,在贾院长看来,是创作时必要掌握的两个维度和两种语态。他以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早期的纪录片代表作《雨》为例,讲述了如何用真实且充满想象力的视角呈现“一场城市中满含诗意的雨”。电影是用影像说话的艺术,如何通过精巧的叙事结构,镜头语言的运用来突破感官限制,让观众感受到天气的质感、氛围的流动,在银幕另一端接收这层感染力?贾院长给出的答案是“开放自己的感官,成为一名‘五官全开’的创作者,并且要学会理性地有序化这些感官体验”。



贾樟柯院长授课现场

 

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很快过去,406剧场满满当当挤满了师生,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和期待已久的贾院长交流创作心得。有电影制作专业的同学好奇超写实的电影如何在电影创投环节脱颖而出,贾院长激励大家不用太担心,“有些作品是一句话无法说清的,我自己年轻时也经历过在创投阶段颗粒无收,大家要相信自己”,也有同学抛出了诸如“有些电影没看懂但很有感觉,自己也想拍这样的作品,该怎么做”的疑问,贾院长鼓励学生们多思考,用理性的方式将电影中模糊、混乱的“感受”分解成电影的篇章和语汇。聊到尽兴之处,贾院长还和同学们做起了即兴创作训练,“电影的类型是无穷尽的,可能性也是无穷尽的,大家对于电影丰富性的了解是远不够的,打开想象力思考空间、事件、人物”。